古老黄河上,年轻的“心脏”强劲跳动——写在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开工30年之际-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9/13 07:27:51
来源:光明日报

古老黄河上,年轻的“心脏”强劲跳动——写在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开工30年之际

字体:

  不同于泄洪时巨瀑飞泻、水声如雷的壮观场景,眼前的黄河看上去颇为“平静”——在苍翠青山的环抱中,河水缓缓流淌,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母亲河更显悠然。

  “黄河安澜,与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息息相关!”工作人员的一句话,把记者的视线从远处拉回脚下。

  此刻,记者正站在河南省洛阳市和济源市交界处、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出口的大坝上。从空中俯瞰或从远处观望,可以看到坝体上三个醒目的大字——小浪底。

  1994年9月12日,小浪底主体工程建设正式拉开序幕,我国上万名工程建设者奔赴小浪底,意大利、德国、法国等51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名外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建设……人们在这个上距三门峡水利枢纽130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28公里的地方攻坚克难,给这条古老且难以驯服的大河,搭建一颗年轻而强劲的“心脏”。

  这颗“心脏”如此重要——它控制着黄河92.3%的流域面积、90%的水量和近100%的沙量。

  这颗“心脏”如此精妙——建设者们在“千层馅饼”般复杂的山体里挖出100多个大大小小的洞室,引出数条水渠,打造出世界上地下洞群布置最密集的水利工程;首次在世界上大规模采用多级孔板洞内消能技术,为处理高速水流闯出新路……

  三十年倏忽而过。

  如今,站在小浪底回看小浪底,黄河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振凡感慨良多:“长缨在手缚苍龙。小浪底工程投入运行以来,有效发挥了防洪、防凌、减淤、供水、灌溉等功能,为保障黄河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减淤防洪成效显著

  “2001年底,小浪底主体工程完工。2002年,小浪底首次启动调水调沙,到现在已经开展23年了。”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水量调度处处长李鹏告诉记者,调水调沙就是利用水库较大的有效库容,对水量进行调蓄,通过大流量下泄,把水库里和河道中的泥沙冲入大海,减轻下游河道淤积,达到冲刷下游主河槽、恢复过流能力、库区减淤的目的。

  九曲黄河万里沙,治黄难,就难在泥沙!

  “当年,三门峡水利枢纽蓄水运用后,虽然起到一定的减淤作用,但黄河下游河床抬高和洪水威胁等问题依然严重。在这种背景下,小浪底应运而生。”李鹏回忆道。

  运用梯级调度、排粗拦细等手段建成的小浪底不负众望——使黄河下游河床由工程运行前的淤积抬升转为冲刷下切,截至2023年汛前,27次调水调沙使黄河下游主河槽高度平均下降3.1米,下游河道主河槽卡口段最大过洪能力从不足1800立方米每秒增大到近5000立方米每秒左右,扭转了下游河床淤积抬升的局面。

  “小浪底进行的这27次调水调沙,15次让下游避免了洪水泛滥。”李鹏介绍,防洪和减淤是小浪底最重要的两项任务,通过小浪底工程与三门峡、陆浑、故县等水库联合运用,黄河下游防洪标准大大提升,连续24年安全度汛,下游凌汛威胁基本解除。

  综合效益充分发挥

  不管是从卫星地图上看小浪底还是实地走上大坝,你都不会发现与发电有关的设施,除非你来到小浪底的“地下世界”。

  刚走出发电厂的下行电梯,记者的视线就被左手边的隧洞吸引。“那是交通洞,电厂在右手边。”记者随工作人员继续向前,一路又经过几个孔洞后,视线豁然开朗——宽敞明亮的厂房里,六台发电机组一字排开。

  嚯,这个世界上地下洞群布置最密集的水利工程果然名不虚传!

  继续向下探寻,记者来到4号机组水车室2号门,水轮机连轴正不知疲倦地转着。“这个连轴一分钟转107转,目前共有四台机组在运行,我们主要根据下泄流量指令和电网调度要求进行发电,在河南省电网中承担着重要的调峰调频功能。”黄河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集控中心值班员李赞告诉记者,小浪底多年平均发电量58亿度,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上网电量1498.2亿度,充分发挥了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优势。

  小浪底不只是一座大坝、一个水库,它还是一道风景。

  “小浪底工程宜绿化区域绿化率达97.12%以上,可以说是四季鸟语花香、处处人景相映。我们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还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嘞!”黄河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生态与环境工程部有关负责人党永超的话里透着自豪。

  距小浪底812公里的黄河入海口,如今也是道亮丽的风景。2008年开始,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持续向黄河三角洲进行生态补水。如今的黄河三角洲万鸟翔集、生机盎然。

  “小浪底增加了非汛期下游河道水量,扭转了黄河下游连续断流的不利局面,促进了黄河中下游及河口地区生态恢复,生态效益突出。”王振凡告诉记者,灌溉效益方面,小浪底水利枢纽有力保障了黄河中下游春灌、抗旱和生态用水,大大提高了下游约4400万亩引黄灌区的灌溉保证率,缓解了下游沿黄地区生产和生活用水紧张的局面。

  运行管理更加智能

  走进小浪底数字孪生集控中心,三块数字大屏映入记者眼帘。入库流量变化、库水位、泥沙变化等数据实时显示,闸门、发电机组等设施设备运行状态一目了然。

  这个在数字空间再造出的小浪底,不仅能显示实时数据、查询历史数据,还可以对未来数据进行模拟推演。

  “比如在防汛方面,我们通过对黄河中游的水沙情况进行分析计算,能相对准确地预报未来3到5天的水情,并结合相关调度运行方式进行推演研判,提前做到心里有数。像今年8月9日至18日,我们就依托数字孪生平台制定防汛调度和调水调沙方案,精准调控下泄水量。枢纽最大流量3000立方米每秒,累计出库水量超17亿立方米,出库沙量超1.4亿吨,保障了枢纽工程安全度汛。”在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副主任董泽亮看来,数字孪生小浪底有效提升了水库和大坝运行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黄河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集控中心主任马新红告诉记者,数字孪生小浪底实现对工程布设的2700多个仪器实时监测,工作人员可以应用数字孪生小浪底建设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进行分析研判和调度决策,实现大坝安全监测、水库调度、闸门监控、发电运行、数据测报等业务的多目标综合管控。

  大坝巍巍,大河滔滔。

  小浪底水库75.5亿立方米的拦沙库容原设计20年淤满,截至今年汛前,实际淤积泥沙34.21亿立方米,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小浪底上游约450公里处,黄河干流又一项重大骨干水利枢纽工程古贤水库正在建设,建成后将为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提供后续动力;数字孪生小浪底应用模块正不断深化……小浪底,这颗年轻的“心脏”正在强劲跳动。(记者 陈晨)

【纠错】 【责任编辑:王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