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5日,这是余巧琴来上海的第一天。在这之前,她在平安人寿福建分公司已经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绩,对任何人来说,要不要离开“舒适圈”都是个艰难的抉择。为了到上海工作的先生以及在上海读书的孩子,她最后选择放弃10多年来积累下来的资源,远赴上海。
从零开始,她用10个月时间成为上海分公司首位达成紫金钻的人,同时她借力平安人寿新行销组织发展政策试点,通过直增行销快速晋升,于23年初以1+5行销的架构晋升至高级销售主任,逐步组建起自己的高质量团队。
业绩一路披红的她,作为系统内的顶尖绩优,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以上海分会长的身份,站上了平安人寿高峰会的领奖台,也再次站上了保险事业的高峰。
专业、专业,还是专业
有人觉得余巧琴在上海的成绩好也是因为之前积累的资源好,“其实我并没有从福建带来多少资源,我连之前的200多人的团队都放弃了。”余巧琴坦言。决定她持续优秀的“光环”,就是专业。
“如果你不够专业,即使有客户在你面前,告诉你他要买五千万元的保险时,你都不知道该如何为客户服务;只有专业,资源才会来、才留得住。”余巧琴这样说。
余巧琴谈起最早对保险的看法,其实和大多数人一样,她一开始对保险行业印象并不好。“我刚生孩子的时候,有个卖保险的朋友说要来看我,我很直接告诉她,如果你是要来给我卖保险的,那你就别来了。”
真正改变她对保险观念的契机是在她孩子1岁半的时候,那时余巧琴的先生想买个保险,于是她又去找了前面提到的那个朋友,深入交流后,余巧琴对保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研究的过程中,她不仅了解了保险的价值,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判断,也产生了想从事保险事业的念头,多番对比下,2010年,她选择加入了平安。
加入平安人寿后,她保持对行业清晰的判断,聚焦寿险产品。聪颖好学加之勤奋敢为,从事保险行业的第二年,她的业绩在福建分公司就是第一名了。余巧琴笑谈:“当时,我自己研究了很多思路,我的理念可能比别人领先了五年。”
有人问她是怎么说服客户的,余巧琴说:“我从来不想着要如何说服他们,我把保险里面的每个细节都研究透了,并全盘告诉客户每一个数字和条款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客户会有自己的判断。这就是专业的力量。”
专业,让生活更简单
在上海这几年,余巧琴一直专注于高净值人群的服务。来上海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余巧琴发现,上海有大量中高净值客户面临着资产配置问题,而且上海居民的养老意识非常强,市场的大方向在变,客户的需求在变,更需要专业的团队,专业的服务,而平安也提供了良好的产品资源和服务优势。
谈起平安的优势,余巧琴十分自豪:“平安有好多厉害的地方。第一点,平安集团是全牌照,协同作战能力就很强,当我需要完成一个大型项目时,所有需求在集团内部就可以完成,不用分好几批去做,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还有现在公司布局的“保险+居家养老”“保险+健康管理”“保险+高端养老”也在为客户不同层面的需求提供贴心的方案;第二是平安集团对科技的重视,它用了十年的时间、花了上亿的资金去做科技,集团的智能核保、智能理赔这些技术都让保单落地更方便,让我们的工作更便捷,也让客户更省心省时。中国平安做到了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客户。”
余巧琴对中国平安的企业文化也颇为认可。她说:“平安很支持业务队伍的发展,内外勤的配合很顺畅,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十分简单务实,这样才是一个良性发展。”
专业,创造价值
对专业的绝对追求,贯彻在余巧琴对客户的保险服务与对团队成员培养的每个环节中。她也总结了一套十分系统的关于“专业”的理解:
第一,要有清晰的职业认知,强烈的从业意愿,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来了之后要干什么;第二,知识面要丰富,这里面分为两个层面,一层是要懂保险,一定要去研究理解保险背后的逻辑。另外一层是知识面要广,因为做保险你会遇到各行各业的客户,他们的需求,需要解决的问题都不一样。同时也要允许自己慢慢来,知识体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要跟自己的昨天去比,不要去对标别人;第三,是服务意识,客户都是有多维度需求的,这是你保险工作的一部分,职业要求的一部分。要有工匠精神,把送给客户的每一份计划书当做自己的作品,坚持为客户提供专业贴心的服务。
作为一名顶尖绩优,同时也是一位平安人寿“三高”业务团队的团队长,余巧琴想做的还有很多:“从事保险事业,我无怨无悔,我也希望未来,能坚守专业,不断修行,在平安人寿,用无与伦比的专业,创造无与伦比的价值,持续攀登寿险事业的更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