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7日电(记者 郭良)近日,记者走进了近期话题不断的娃哈哈。虽仲秋已至,杭州的暑气却依然蒸腾,饮料销售也正处旺季。记者来到了娃哈哈一个生产基地,大型运输车辆进进出出,一箱箱饮品被送往销售终端,纯净水、茶饮品是产线上的主角。热火朝天的超级产能背后是几个月来一直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宗馥莉,以及处于变革旋风中的娃哈哈。
经历“接班风波”“固本清源”“革新变法”等众多外界舆论风风雨雨后的娃哈哈,企业内部如今究竟怎么样?新老员工感受如何?记者为此走访了娃哈哈,一探究竟。
企业文化升级,是求变破局还是不近人情?
成立于1987年的娃哈哈,至今将近不惑,此前常为外界议论的便是“传统”“老了”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与创始人一同“老去”的还有公司的价值体系,和众多一起见证过企业辉煌的员工。对于娃哈哈,是应该循规蹈矩还是革新求变的讨论一直存在。
据了解,娃哈哈内部组织结构确实有一些调整,企业文化也正在进行“升级”,将此前更讲人情的“家文化”升级为更讲业绩的实干文化。对此,不同年龄、不同岗位的员工体感温度不一。
有人表示担忧。记者联系到了一位已经离职的前员工,该员工认为公司是存在故步自封导致的僵化,但也对娃哈哈近期的变化表示担忧,称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基因,如果不是能带来好几倍的效益发展,很多事情也不必变化,贸然变动会引发很多人不满,照原来的样子不一定好,但总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有人表示理解。据曾在企业供应链部门呆过的周强表示,自己是90年代末的大学生,当时毕业就来到了娃哈哈,因为大学生身份,在公司的起点很高,确实感觉到了“读书改变命运”,那时候加入娃哈哈就好像前些年进入大厂的互联网精英。但人不能一直躺在“功劳簿”上,对于企业文化升级,他说这么多年公司从先进到运行缓慢,其实自己一直看在眼里,也很希望公司好,“确实也看到了一些当时差不多时期进公司的,10年前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如此以往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有人举双手赞成。徐楠是2021年新进员工,也是营销线的业务骨干,对企业文化升级表示了支持。“毕业后我在上海乙方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初来的时候娃哈哈的氛围让自己适应了好一段时间,现在公司更鼓励大家去争取,靠自己的能力获得认可。对我这样的年轻人来说,相当于有更多的机会,还是很受鼓舞的。”
作为95后,陈彦君直言不讳,她认为此前娃哈哈遵循“家文化”,员工们在“家文化”中其乐融融,没有太大的业绩压力,没有被裁员的担忧,但也会变成吃大锅饭,“变革后如果真的能让大家可以平等地按业绩来说话,那再好不过了!”
一位在职高管私下向记者透露,“每一时期企业都有每一时期的思想烙印,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他认为,其实公司也能理解一些老员工面对变革时的不适应。不过守成与创新该如何平衡或取舍,历来众口难调,一个大企业想要实现突破,只能动真格。
重分奶酪蛋糕,是萧规曹随还是优胜劣汰?
近期,网传消息称有娃哈哈前员工正在就“个人收入、待遇”等问题进行诉讼,称员工在娃哈哈集团享有的“干股分红”待遇被彻底取消,引发职工不满。相较于企业外部的“风暴不断”,娃哈哈内部反而显得有些平静。
记者联系到一位娃哈哈技术岗位的高层员工,该员工表示,目前涉及到转签合同的员工应该是“极少部分”。“岗位调动平时也在发生,是以业务为导向的调整,利于实际工作开展,属于公司运行中的正常操作。”这位员工也表示,目前为止自己的收入没有降低,近期公司内部会议上也得到公司高层的表态,“分红会照常发”。
作为市场区域经理,郭晓亮表示感觉到了销售队伍的全新面貌,之前其实终端经销商常常会抱怨找不到我们的销售人员,现在客户接受和认可度越来越高,客户对我们也越来越信赖,销售人员工作的荣誉感越来越强。“最主要的还是根据业绩发钱了。哈哈!”
此外,记者独家了解到,娃哈哈对销售人员和生产一线的员工进行奖励,他们的收入得到了两位数的增长。据娃哈哈家园公众号一篇报道显示,生产基地车间工段长刘恋在生产一线工作已经10多年了……说起近期的生产情况,刘恋满脸喜悦,公司之前说完成任务当月给我们每人发放额外的生产发货突破奖励800元,大家干劲很足,结果8月份我们超额完成了任务,公司每人给我们奖励了1000元。”
据娃哈哈官网信息显示,娃哈哈目前正重塑线下渠道,抢占渠道终端,大力投放终端冰柜。今年,娃哈哈全力增加冰柜的投放,意图重构线下销售渠道。从3月开始,娃哈哈开始加大线下冰柜的投放力度。有经销商也证实了这一消息,表示目前娃哈哈正积极向线下终端投放冰柜,附近每个县城都投放了数十台。据了解,部分是智能冰柜,有助于品牌商品数量的动态监控。(应受访人士要求,文中人名皆为化名)
采访手记:二次创业免不了真刀真枪“动真格”
巨轮涉浅滩。在外界看来,二代企业家接班实际上并不仅仅只是股权上的变更,更是一家企业内在灵魂的重塑。也就是说,宗馥莉面对的不仅仅是接班,而是无异于“再造”一个“新的娃哈哈”。
实际上,不仅仅是宗氏父女,这也是许多一二代企业家们在企业交接时会出现的问题。中国众多家族企业行至此刻,都面临“和风细雨的萧规曹随还是真刀真枪动真格”的十字路口。
在父辈创下的基业之上,如何注入新活力,这是一道复杂的方程式。宗馥莉的风格以大胆决策、黑白分明、前瞻性的市场洞察力为外界所知,在企业内部推动一系列改革措施,从产品线的更新到品牌年轻化的战略转型,每一步都有不少的阻力,仅仅和风细雨、敲锣打鼓恐怕是破不了这些阻力的。
此前公众话语更多地会关注这些二代们如何平衡这种新与旧的局面,但世上安得双全法?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如何“平衡”,企业想要革新求变就势必会引起争议。既然无法双全,就得取舍,也正是这种敢于变革的锐气,方可能在现实中荡出一条康庄大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