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文学的版图中,河南宛如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富矿,孕育出众多杰出作家,乔叶便是其中以细腻笔触独树一帜者。她的作品,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中原大地的风土人情与人间百态。
乔叶的文字质朴浅白却蕴含着深厚的力量,似大地般宽广包容,能体谅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又能像北风般坦荡无畏,在洞悉生活的真相后,依然坚定地引领读者向前,展现出一颗在文学天地中自由驰骋、辽阔无垠的心灵。
近日,新华网文化产业中心与乔叶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共同深入独属于乔叶河南老家的“故事匣子”,探寻她在平凡生活中发现写作灵感的独特路径。
以下为访谈实录:
具体亦或虚拟,皆为生活面相
新华网文化产业:《要爱具体的人》充满着日常气息和烟火气,能够感受到您是在慢慢感受和细细体味生活的,这可能与当下社会的快节奏、虚拟化社交趋势形成了一种对比,那么您如何看待“具体”和“虚拟”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乔叶:我觉得二者都是生活的不同面相。我很喜欢《要爱具体的人》这本书的题目,“具体”很重要。现在大家容易沉迷或沉醉于网络的虚拟性,我们也很爱说“诗和远方”,“诗和远方”基本成了口头禅。但实际上,诗和远方作为一种梦幻的、理想的梦幻境地,有其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可以去畅想。然而回过神来,我们还是生活在具体的情境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都很具体。但是“具体”就一定意味着不堪重负、不堪面对吗?显然不是的。其实仔细甄别,具体的生活中也有诗,也有着不同于地理意义上的、精神上和情感上的远方。
生活是平凡人构成的海浪,而我知道自己是海里的鱼
新华网文化产业:就像书名“要爱具体的人”一样,您在这本书中写了很多具体的人,比如热情能干的花店老板娘、匆匆赶路时偶遇的老太太、在景区卖香樟木的少年……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在您笔下都变得生动而可爱,是什么促使您将这么多人记下来、写下来呢?
乔叶:我觉得自己也是平凡之人,虽为写作者,但与大家职业不同而已,本质上并无差别。所以看到那些同样平凡的人,即便不知其姓名,也会觉得很亲切,进而产生把他们记录下来的想法。我有记日记的习惯,每次看到这些人,只要跟他们聊几句,甚至有时不说话,回家后也会把感触记下来,只是我一直不太清楚这是一种什么感情。
前两天看汪曾祺的文章很有感触,汪曾祺谈到他的写作缘由时,其中一句话是“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嗅到一种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辛劳”“笃实”“轻甜”“微苦”,我特别喜欢这几个词。从那些平凡的人身上,无论是开摩的、出租车司机,还是理发师、花店老板娘,他们都有这种气息。我们就像鱼一样生活在由这些平凡人构成的“气息海浪”里,只是鱼有时不知自己是鱼,而我知道自己是其中一条鱼,知道我们生活的海是由这些人构成的,所以很感动。
新华网文化产业:是什么促使您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种“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呢?
乔叶:我觉得这与我写作三十多年形成的职业习惯有关,就像运动员有肌肉反应一样,我也形成了属于心灵的“肌肉反应”。我有个庸俗的比喻,在我这个写作者的眼光看来,平凡的人们都像文学意义上闪闪发光的碎银子,可以收入我的“荷包”进而形成我创作的财富。
写作的人靠细节吃饭,细节就像每一粒米。天生敏感加上后天职业训练,让我对细节的关注仿佛刻在了精神的DNA里。听到人们说话,哪怕是日常的对话,我都会觉得那些话语是闪闪发光的,有时像唱歌一样,节奏感、音乐性和哲理性都很强,又不造作,充满生活气息,特别可爱。
故乡的根须扎在我身上
新华网文化产业:在《要爱具体的人》这本书里,您其实并没有刻意去渲染、描写您的故乡河南,但行文之间总会有意无意出现“在老家的时候”“回老家”“在县城生活的时候”这样的字眼,这是否意味着您有很强的故乡意识?故乡对您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乔叶:我觉得故乡河南的一草一木养育了我们,河南的经历和回忆对我们有着根基和血脉的影响。河南老家就是我们的命运,因为河南老家决定了我最初认识的世界,也决定了我对世界最初的认识,不仅在物质上,在精神、文学、文化方面都是这样的。
我们每一个离开故乡的人,常常会在某个时刻说起故乡,就像说起我们的亲人一样。比如在北京看到一家烩面馆,即使不是老家的那种味道,但一想到烩面,就会想到河南烩面。有时候觉得自己离老家很远,但实际上老家有很多“根须”扎在我们身上和心底,会跟着我们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所以我们随时会被老家的元素击中,故乡出现在我的文章中就显得特别自然甚至是天然。
我的老家是豫北焦作的修武县,历史底蕴非常深厚。当别人问起时,我总会介绍修武县名的由来。河南处处都有厚重的历史,每一块土地上都有很多传说,像安阳、洛阳、开封都是做过古都的地方,历史感特别深厚,文化性、文学性都非常强。文明、文化会影响文学,河南作家们在这样一块无形的“土壤”中深受影响,这种影响让人感慨和感念。因为每每说到自己的家乡时,可说的东西特别多,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策划:李欣
采访:王坤朔
统筹:王碧姣
文字:李向雪
拍摄:丁梓朔
剪辑: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