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长三角篇|一江碧水两岸新——长三角共建长江水系“生态廊道”-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4/04 15:33:09
来源:新华网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长三角篇|一江碧水两岸新——长三角共建长江水系“生态廊道”

字体:

  新华社杭州4月4日电 题:一江碧水两岸新——长三角共建长江水系“生态廊道”

  新华社记者

  绿水青山共为邻,绿色是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山水相连、河湖相通、生态相依的长三角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强化长江水系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和煦春风中,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银水庙村河长周梅风登上长白荡水源地观测台。在她眼前,一片绿意葱茏环绕着波光粼粼的水面,一派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和谐画面。

  “有了联合河长机制后,护水的效率更高,成效也更显著了。”周梅风说。

图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长白荡水源地。(张少华 摄)

  长白荡的取水之源是一堤之隔的太浦河。太浦河上承东太湖,下接黄浦江,是长江水系太湖流域一条串联起苏浙沪三地的生态廊道,也是向下供水的骨干河道。水质好坏,直接牵动着三地人民的心。

  10多年来,长白荡的水质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前,渔民围塘养鱼、种菱,养殖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上游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水也大量汇入长白荡。上下游、左右岸各自为政,治理缺乏协调性。“就拿水葫芦来说,随着风向到处漂,我们捞了,隔壁村不捞,等于白捞。”周梅风说。

  为填补跨界区域的管理空白,解决好“上游发展、下游喝水”的难题,浙江嘉兴与上游江苏苏州、下游上海青浦积极联动,创新建立“联合巡河、联合保洁、联合监测、联合执法、联合治理”等五大工作机制,不断强化跨界水体共保联治。

  嘉善的河长想出了清理河道淤泥的好点子,苏州吴江的河长主动对接,联系环保企业;一只装有化工原料的编织袋,在青浦被捞起,河长们解开编织袋仔细查看联手“破案”,借助卫星遥感技术、调用监控摄像头一起追溯“元凶”……如今,嘉善、吴江、青浦三地160多名镇级河长和630多名村级河长定期开展联合巡河、交叉巡河。

  从“共饮”到“共治”“共护”“共享”,长三角多地推动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水域之治”进一步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转变。

  马鞍山与南京携手推进林长制,毗邻防治作业超过30次;嘉兴秀洲和苏州吴江针对岸上污染问题,相继启动喷水织机整治淘汰、“低散乱”企业(作坊) 整治行动;嘉兴、平湖和金山合作,开展环杭州湾地区石化化工挥发性有机物的共保联治……

  数据显示,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PM2.5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较2018年下降26.2%。59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水体比例为89.4%,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

  根据规划,长三角地区还将以长江下游水系为骨干,进一步推进长江生态廊道省际贯通和重要节点打造,于2025年初步实现省级贯通,连绿成线。

图为横跨上海和江苏的湖泊元荡。新华社记者王翔 摄

  水清岸绿、鱼翔鸟栖的美丽风光中,发展新动能正在孕育生长。记者在横跨上海和江苏的湖泊元荡看到,这里原本割裂的鱼塘、小河沟连通了起来,岸边有驿站供人们歇脚,湖中栖息柱专门为鸟儿准备。走过一道廊桥就能从上海青浦来到江苏吴江,两地湖岸美景别无二致。

  “以前水有异味,路也不通,现在不一样了!”家住元荡附近的老徐告诉记者,刚开始修复的时候大家发过愁,不能养鱼了,靠啥营生呢?让他没想到的是,好风景带来了新机会。有村民做起了河湖养护的工作,随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游客也越来越多,当地村民对新发展充满了期待:“我们可以卖瓜果蔬菜、土特产,开民宿,发展‘美丽经济’!”

  俯瞰长三角的版图,长江从安庆到上海蜿蜒一千多公里,早已将三省一市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一江碧水两岸新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记者朱涵、许舜达、董雪、水金辰)

【纠错】 【责任编辑:刘阳】